
政團簡介
香港眾志是推動香港民主的年輕政團,以非暴力抗爭、建設公民社會和推動社區營造為主軸,推動民主自決、政經自主,實踐民主治港的理想願景。
香港眾志深信靈活組織乃抗爭之基礎。我們將發展獨特的參與平台,推動民間自發的社區和社會運動,並透過不同的抗爭建立港人的自主意識,從而建設平等公義的多元城市。
常委簡介
政策綱領
聯絡方法

黨名簡介
香港眾志
取名「香港眾志」,是因為我們相信改變香港、扭轉我城命運的力量,不在於少數政治領袖或抗爭者,而是植根於香港普羅大眾的意志中。以「眾志」之名「聚眾之志」,亦取「種志」的諧音:將自決我城的願景栽種於我城我土、眾人心中。
Demosistō
「香港眾志」的英文名稱 Demosistō,由希臘文「Demos」及拉丁文「Sistō」組成。Demos 指的是人民;民主(Democracy)中的 「Demos」亦源於此。Sistō 則有站起、站立的意思。堅持(Insist)、堅毅(Persist)、抵抗(Resist)等字,亦源於「Sistō」。兩者交融下,「Demosistō」代表的,便是民主路上的堅毅伙伴,與人民並肩而行,抵抗社會中種種政治、經濟、文化霸權的壓迫。
會徽簡介
香港眾志的會徽,以「從隧道中往外望」作為設計藍本,象徵香港所面對的困局,以及我們與港人共同走出困境的寄望。黨徽外圍的顏色方格象徵著隧道的牆壁,而黨徽中間白色的方框,即代表隧道的出口,亦代表著光明、希望以及我們所行進的方向。我們使用這標誌的右半部份,並取英文字母D的形狀,以呼應我們的名字 Demosistō,的第一個字母,作為香港眾志的標誌。
創黨宣言
民主盼望,於民心蟄伏;自決思潮,如潮水擴散。
主權移交十九載,我城每況愈下,天朝中共和資本霸權肆意打壓,市民苦不堪言,自主自立遙不可及。政經體系被扭曲壓榨,港人從壓逼中奮力頑抗,零三年走出了五十萬人大遊行,抵擋廿三條惡法,公民社會開始成形;零七零八年開始的本土保育運動,以反高鐵為最具影響力,塑造了一代人的抗爭性格,為日後的大型運動埋下伏線。
二零一二年反國教運動,莘莘學子走到抗爭最前線,成功煞停洗腦國民教育科;二零一四年,伴隨佔中的呼聲,香港變天,雨傘運動一役,徹底改變抗命的意義,使港人走進抗爭時代的漩渦 ── 屬於抗爭的年號,由此展開。
香港人,追尋理想,走了崎嶇曲折的路。香港,再也不一樣;我們,亦回不去了。二零一六,經歷雨傘,我們挫敗過,卻未曾放棄。與極權拉鋸,不進則退;自決世代,整裝待發,手握希望,決定未來。
聚眾之志,自決我城
香港眾志的創立,是為了在崎嶇路途中互相扶持,並肩作戰;創黨,是為了團結綱領目標相同的公民,向自決之路進發;創黨,更是呼應時代遙望二次前途、2047的躊躇,結集力量,決志成為我城主人。在抗爭時代安身立命,在風雨飄搖間奮勇向前,香港人邁步向前,共同進退。就讓一整個經歷政治啟蒙的世代,踏上這無盡旅途,展望我城未來。
未來,讓香港眾志與香港人並肩,開創「希望政治」的新時代,喚醒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,為我城燃起堅毅高潔的燈火。